2017年11月27日
這篇文章寫了又擱了下來,這幾個月來,工作逼人,委實忙得透不過氣。但有些感受,縱使過了一段時間,仍想跟同學們分享。
這個暑期結束前,颱風訪港。由於家住海旁,每次高掛風球時,都能感受到風雨的威力。八月底颱風天鴿襲港時的大風大雨,導至水淹地下停車場,而陪著我走過近二十萬公里路的Rav 4,也被「淹死」於停車場內。對著「老朋友」的殘骸,委實難過。
尚記得颱風襲港的當天,頂著風雨在屋苑內走一轉,讓人震驚的不是大雨如何滂沱,不是狂風如何凌厲,而是滿街滿巷都填滿了被海水沖上岸的垃圾,有完整的破爛的玻璃樽、木塊、不知名物體,和許多許多的發泡膠。當時的感覺是:人類對大海、對大自然做成的破壞,有天,大海會全部歸還給你。我們今天做得不好的,有天,我們的下一代是要還的。看見滿目瘡痍的街道,比看到自己的車輛浸在海水中還要震驚、不安、憤怒。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甚麼不好好去珍惜?為甚麼連一些氣力也不願花,而隨意將自己製造出來的垃圾亂丟?
教人喜悅的事仍是有的,颱風過後,屋苑內不知誰先發起,將海洋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發泡膠、玻璃樽、鐵罐等分類收拾,看著這兒那兒一家大小,不怕骯髒,蹲在地上將一件一件垃圾於進自備的垃圾袋內,還聽到有母親喃喃的教導著孩子,要愛護地球,不可亂拋垃圾。父母們身教言教,為孩子們上了結結實實的一堂公民教育課。
還記得有一個政府廣告,一把孩子的聲音在說:地球先生病了。的確,若我們仍不懂珍惜地球,有天,它會病、它會離我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