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譽家書

可譽家書 (10)

梁惠芳校長(小學部)

         一月,疫症來襲,延長假期,網課開展。

         三月,新冠虐,抗疫在家,何時復課?

         五月,肺炎不再,收拾書包,師生再聚。

         七月,捲土重來,提前暑假,期盼上學。

 

         九月,新學年到了,可是老師們還有一段時間才能與同學面授上課!

 

         某天,我打開學生相簿,翻著翻著,出現三個「萌娃」!霎時間,我不再悶悶不樂,忍不住開懷大笑。你看!他們三人都有一個共通點:

 

teeth

 

        就是缺了一顆牙齒!怎樣?很可愛吧!

 

         這是上學年的照片,一年過去,他們的恆齒也該長出來吧!但老師們暫時看不見,因為它們都小心翼翼地躲在口罩後面……

 

         雖然我們的口鼻隱藏在口罩背後,但是仍然可以從同學的眼晴裏窺探隱藏的笑容。在這場漫長的抗疫戰,希望大家保持心境開朗,繼續咧嘴而笑。在抗疫的環境下,大家要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或多或少感到不便,甚至在學習方面遇到阻礙。雖然生活仍未回復正軌,我期望同學仍然以積極樂觀、感恩珍惜的心態,在學習方面盡己所能。我希望同學們能把日常生活安排妥當,調整好身心狀態,準備隨時重返校園,展開有規律的學習生活。

親愛的可譽同學:

 

嗇色園供奉赤松黃大仙師,以「普濟勸善」為宗旨,這個宗旨同時為可譽校訓。「普濟」即從開始,安守本份,成為一個「潔身自愛、關愛別人」的人。我希望同學們能「以身作則,盡一己之力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發揮「普濟」的精神,而這種精神能成為可譽人的特質

 

還記得嗎?我們要養成「每日閱讀一小時,運動半小時」的習慣,經過了一段時間,每天90分鐘閱讀確實開闊了不少的眼界,增加了見識。而堅持做運動,鍛鍊了我的魄,讓我保持健康我希望和大家分享最近的閱讀心得,最近看了一本講述萬里長城的書,從這本書我感悟到盡一己之力的意義。相信各位同學都知道,萬里長城修築於春秋戰國時代,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古代建造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發揮了很重要的防禦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存在,對古代中國來說,確實是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在世界上,這種建築是絕無僅有的,它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我想,這麼長的一道城,實要多少士兵駐守,才能達致防護之效呢?我果然是一個數學老師,這時我職業病發作,我在計算,長城總長度是5萬公里那麼,每1公里1個士兵站崗,至少也要5萬個1公里有長呢?簡單來說,可譽中學與東薈城之間的直線距離就是1公里,以1個士兵守護這個距離的範,相信沒有太大作用。如果1公里有5個士兵守,又可可以呢?即中學大門與映灣百佳的距離就由1個士兵負責,看來都有難度。

 

這本書最吸引的地方就是指出了我們一直的誤解──長城不是用作防禦,而是用來預警。少量看守士兵盡力通知主力軍隊,以便立即前來支援,防止入侵。負責看守的士兵清楚自的角色,盡自能力做好看守城防的工作,好讓邊防的人民能平安地生活。士兵謹守崗位不是為了建立豐功偉業,而是盡己之力去保護人民,這正正體現「普濟」的精神,以一己之力保護身邊有需要的人。同學們,我們不要看輕自己,如果每個人盡微小之力,也能保護一個社會。稍後有機會,我會跟各位討論「勸善」。

 

我平時很少看歷史書,也很少看上星期與你們分享加拿大東岸三文魚生態的地理雜誌。我開始每天閱讀後,我大開眼界,雖然我的思維仍然充滿數理邏輯,但是我不能否認我從閱讀中識,對不同的事物產生興趣。期待下次再與大家分享閱讀心得同學們你們要繼續每閱讀一小時啊!

 

敏潮校長

二零二零年十月

親愛的可譽同學:

 

過去十個多月,冠狀病毒疫情下,相信家長和孩子們均感受到我們正嘗試不一樣教學。老師們網上教學的不同限制,嘗試運用不同方法有效地將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學連起來,讓課堂如常出現互學和共學,積極發揮自主學習的精神。我衷心感謝認真努力的老師,常常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感謝他們樂意為孩子的需要作出即時的應變。與此同時,我十分感謝願努力嘗試的孩子,感謝你們盡力配合老師的遙距教學模式,於網課前主動備課、於網課中主導學習,以及於網課後整理所學。這段日子,路雖難行,感恩能遇上用心的老師和學生,從大家身上看到求真求新的學習心態。

 

記得於早前某報導中筆者講述中學時代,巿面剛推出二合一洗髮水,好奇地老師洗髮及護髮功能如何存在曾經也有相同的疑問,惟我與筆者之分別是,我當時沒有嘗試作深入了解,而筆者認為應在最細的地方尋找答案,即是結構中的分子。我欣賞筆者於學習時保存求真的心,積極理解問題之本。自承與大家一起閱讀及做運動後,我開始從閱讀中感喜悅,閱讀還讓我重遊舊地、回憶成長經歷,我感到十分滿足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總會遇上困難,經歷失敗是很平常的事。你們還記得我上次與大家分享閱讀的心得時,曾提及自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最終閱了首本英文故事書The Little Prince嗎?我閱讀英文作品時不少困難,理解上經歷不少的挫敗,但我反而覺得每次失敗都能幫助我掌握多一點新線索,引領我逐步走向目標。早前我與你們的一位學兄談起溫習心得,我問及他的溫習情況這位學兄溫習時發現有較熟練和感陌生的兩類內容,有些課題經過預習再於課堂學習,在假期重閱一遍便可以了。學兄對這部分很有信心,他認為於預習時發現不明白的地方,上課時會更留意老師和同學的講解;反之,沒有作預習準備,同時於課堂未能理解的地方,確實花了更多的時間去鞏固知識。學習的步伐不應該輕易停下來,我們可考慮如何更有效地善用時間,於課堂前後作預備和反思,這才是最重要的。

 

            可譽的同學們,未來的生活充滿著挑戰,無論遇上甚麼困難,或面對甚麼局限,請你們懷著求真求新的心去學習,去探索。知識的海洋廣闊無邊,期望你們懷著理想,向著目標勇敢航行!

敏潮校長

二零二一年一月

好學近乎知

敏潮校長的「悅讀」心得

親愛的可譽孩子們:

近日疫情開始緩和,不過你們仍然要保持警覺啊!請記著,在公眾地方須佩戴口罩,經常保持雙手清潔,要減少社交接。開學至今,你們只能和老師在網課見面,不過如果疫情得到改善,九月下旬便是我們重聚之時。期待與你們見面,我期待復課後,冷清的校園變回舊日的熱鬧。我期待走過操場,再次聽到老師和你們的歡笑聲。你們終於不用面對冰冷的屏幕上網課了可以回校參與實體課堂,開展充實的校園生活

早前,我曾你們如何運用課餘的時間。我大家約定了要「每天閱讀一小時,每日運動半小時」,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停課期間,我除了處理學校事務外,我持之以恆地閱不同書籍。在介紹新書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我十分喜愛的小說,這本書我看了很多次,它就是《小王子》。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是一本可讀性高小說有人說它是成年人的童話。上星期我又把它看了一次,而我每次看這本書都有不同的體會。這本書出版了七十多年,是法國作家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寫的小說。相信你們一定想像不到聖修伯里先生其實是一名郵政飛行員,並非一位作家。

littleprince

中學時代,《小王子》是很受歡迎的英文書,那時我最尊敬的英文老師──梁太向我們推介它,《小王子》便成為了我人生第一本全部看完的英文書。面對這麼多英文字,我初時感到相當吃力,但我沒有放棄,努力去理解小說的內容。這本書讓我學會不少英文生字,更讓我有所啟發。閱讀英文小說對我來說是一種突破,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成感。漸漸地,我的閱讀能力提升了,閱讀速度越來越快,這次閱讀經驗提升了我對學習英文的自信,從此我更加相信自己可以學好英文。看完《小王子》,我明白到保存赤子之心的重要,長大後,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真誠的人。

《小王子》這本書是我「悅讀」的開始,它同時是我最喜愛的其中一本書。每當我心情低落,我便會把它拿出來翻一翻,細味書中的深層意義。《小王子》讓我回憶起昔日學習英文的一點一滴,它給予我繼續前進的強大力量。

閱讀為我們帶來喜悅,因為閱讀總是充滿著驚喜。我喜歡小王子的故事,進入小王子的世界總是讓我感到醉,我相信這就是「悅讀」了。我很高興能與你們分享這本英文小說,作者聖修伯里先生一名飛行員,他同時具備寫作的才華。孩子們,我希望你們跟作者一樣,朝人生的目標而奮鬥,同時能發掘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我希望你們能像小王子一樣,成為真誠坦白的人。

聖賢告訴我們:「好學近乎知」愛好學習便接近於智了。讓我們挑戰自好好學習英語這門外語,讓日後閱讀和溝通不再受語言的限制。敏潮校長與你們同行,九十分鐘的閱讀和運動其實並不難,「持之以恆」才是我們最大的難關,這是一個好機會培養「堅毅」的學習態度

校長

麥敏潮

二零二零年九月十四日

親愛的可譽同學:

 二零一九年下半年,我們經歷前所未見的震撼,先是社會運動,然後是新肺炎。整個學年像置於渦之中,加上最近疫情仍然讓人未能喘息過來。停課數月,為了做到「停課不停學」,老師們盡力利用科技授課,以遙距會議程式網上教學,這種上課方式漸漸變成常規。

 停課期間,我陪伴同學們參與網上課堂。不少同學在網上教室向老師提問,部分同學更會對課題展開深入討論。我很慶幸,上課的地點和形式轉變了,但是可譽同學對學習的喜愛沒有變在我看來,遙距教學產生師生互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學術研究呢!在網上課堂維持良好的學習氣氛,老師和同學需要一同嘗試,作為學習者的同學更要主動參與投入課堂,這樣才能提升學習的成效我們致力幫助同學把「自主學習」的精神遷移到網上課堂讓同學在課堂以外,能繼續自主學習,把握停課留在家中學習的時光。我深信老師們願陪伴大家一同經歷艱的學習過程,願意陪伴大家改變單向的學習模式,然後一起經歷蛻變,收穫豐碩的學習成果

 九月開學我們仍未完全掌握疫情的變化,我們以遙距會議程式進行網上教學,讓同學能夠如常開學,維持學習。我非常希望能早日與大家在校園相見我期待能像往日一樣,每天站在校門迎接你們上學孩子,我相信你們,相信你們能為新一年訂立目標,相信你們無論身處家中,還是復課後回校上課,你們都能盡力參與每一個課堂,把每一個學習機會。在停課期間,完成早上的課堂後,你們打算如何善用下午的時間?在此,我給你們一點建議:「每天閱讀一小時、每運動半小時」。如果堅持去做,定必能夠豐富心靈,鍛鍊體魄。這段日子我看了不少書我比從前更喜愛閱讀了閱讀能令我發展更多興趣。同時,我從不同刊物和新聞認識不同的抗疫方法,培養了心態放鬆、行為謹慎的抗疫態度。同學們,我們見面之時,期望你們能分享閱讀心得呢!

 同學們,在「境中應繼續關心社會、關愛他人,愛讓人變得謙讓,讓社會增添暖意可譽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你們的學兄學姐很喜歡可譽這所學校,即使畢了業,他們也「愛回家,常回家」。除此之外,學兄學姐還積極服務社會,發揚「普濟勸善」的精神。而正在可譽就讀的各位同學,希望你們感受到老師對你們的愛的同時,能學會關愛他人。各位可譽人,盼望我們面對面相見的一天!

校長

麥敏潮

二零二零年九月

親愛的可譽同學:

        每天早上,我習慣開著收音機,一邊聽著電台的廣播,一邊預備出門。那天,熟悉的節目播放著花藝師的每週介紹,而這次介紹的花朵是風雨蘭。花藝師描述了風雨蘭盛開的方式,我不禁對這種花肅然起敬,希望向同學介紹它。

 

        風雨蘭很特別,它與別的花卉植物不一樣。一般的花卉植物,每每在風雨的摧殘下,都會枝葉凋零,更談不上開花。但風雨蘭恰巧相反,它就是在雨後開花的,每當風雨過後,綻放的花朵還格外嬌艷鮮明。因此,這種奇異的花被人們稱作風雨蘭。

 

        風雨蘭的開花揭示了甚麼?它告訴我們,即使身處在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它仍然堅持信念。這種屹立不倒的表現,正好告訴我們每一位:遇上困難阻礙,我們也要昂然面對,學習迎接挑戰,不輕言放棄。而在風雨過後,我們將會迎來更好的風景,我們更會茁壯成長。

 

        新冠肺炎,不經不覺肆虐了全球半年以上,同學的上學生活也在停課與復課之間周旋。期間,老師們為了讓同學保持學習,預備了各式各樣的教學材料,讓同學能達致停課不停學的目標。同學在學習上會遇到困難,需要適應,但我希望同學能跟風雨蘭一樣,堅持信念、堅毅不屈,在這疫境中繼續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系統地安排學習、休息、遊戲的時間。同學們,請多作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魄,讓我們在疫情之後,以最美好的狀態見面。

校長(小學部)

梁惠芳

二零二零年八月

 

 

親愛的中六同學:

教育局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今日(321日)經會商後決定,因應2019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發展及醫學意見,應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將根據早前公布的方案,各科筆試將會延至424日才開始,實習考試亦順延,但中英科口試則會取消。預計所有筆試可於525日完成,而放榜日期則訂於7月之內。考評局將盡快就延期考試安排的詳情作出正式公布,並且會經學校電子系統通知學校,以及以電郵及手機短訊通知各考生。

而教育局亦會與各大學及「大學聯招辦法」委員會溝通,致力做好預案,理順考生報讀及升學的安排。另外,新的考試時間表大致仍可配合同學到境外升學的需要。教育局及考評局在開考前會繼續密切跟進疫情的發展,如有任何特殊情況,我們會配合教育局適時公布,並告知大家各項安排。若有任何需要,可隨時聯絡班主任或天使老師,我們會盡力提供協助。

為保障考生的健康而延期考試,我得知後完全明白你們現時的心情,患得患失的感覺有點難受。今個學年對我們大家來說,確實存有不少阻滯。我們的生活,苦樂都有,悲喜都遇。路途中總是出現不少人生的交叉點,現在大家所面對的,很明顯是其中一個人生關口,以甚麼態度面對或應付,只在乎大家能否保持平常心,繼續努力作準備,同時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我經常與老師分享,有健康身體才能陪學生走更遠的路。現在疫情嚴峻,你們也要作息定時,溫習定時,保持健康身體應付這場還有一段時間的硬仗。你們記住呀!在這延後的四星期,在疫情持續下,避免外出和聚集,小心身體為上策。我相信你們定能重新收拾心情,繼續努力備戰公開試這個關口。

想與大家分享,很多時候,當下那個我們以為邁不過去的檻,一段時間之後回過頭看其實早就輕鬆跳過;當下那個我們以為撐不過去的時刻,其實忍著熬著也就自然而然地過去了。時間也是,它沒能打敗你,反而可能給予你另一個機遇。記住我們是陪伴著大家,一起支持你們走下去,一起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這就是我們大家一起成長的可譽。我們以成就你們每一位為目標,同樣感謝你們在過去的日子,以成就今天的可譽為目標。

各位可譽人,好好保重。我們必定再見再聚。

衷心祝願你們事事順利、健健康康!

校長

麥敏潮

二零二零年三月

 

親愛的可譽同學:

去年九月中欣賞可譽十五週年校慶音樂劇,我遇上教學生涯最美麗最觸的畫面。眼前的學生和校友,演出一幕又一幕的感情節,我在當中感受到他們的熱誠,以及可譽獨有的「龍情」。在完結的一刻,我與各孩子向觀眾致謝後,在我眼前是一個又一個感人的場面:大大小小孩子喜極而泣相擁互表支持。他們除了欣賞自己完成這次公開演出的壯舉,還感恩彼此能建立深厚的情。孩子們確實成長了不少!

我們力建立關愛的校園文化老師們對孩子循循善誘,逐漸營造了嚴而有愛的校園氛圍。及後我們以提升學與教成效作為剛過去六年間的重點關注事項,循序漸進地建構了自主學習的模式。我欣喜地看見這模式已在可譽紮根成長教學效能不斷提升,而我們的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翁。

過去的十五載,我們著重培養學生的品德,見證學校孕育了不少品格良善、腳踏實地的可譽人。可譽人為目標而奮鬥,可譽人為社會作出貢獻。每年的Career Expo,不少校友回家,為在校學弟學妹講解不同課程和職業的特質。在校的同學能夠與很多成功且努力耕耘的學兄學姐交流,不同年代的可譽人,竟然在同一個時空交疊,彼此訴說著共同的話題。我們的生涯規劃活動,永遠是最溫馨的。可譽的同學啊,你們讓人引以為榮!可譽同學對學校感情深厚,他們喜歡關愛他人,喜歡服務他人。在可譽成長,同學們在價值觀教育課建立了明辨是非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不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無論社會怎樣改變,無論現實世界價值觀怎樣被扭曲,可譽人仍然能夠立足於社會,成為品格高尚、學有所成的年輕人。

可譽為同學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讓學生能享受校園生活的同時,尋覓他們的興趣和了解他們的專長,讓同學在不知不覺建構了可譽人的不同特質,如潔身自愛、關愛他人、以身作則、心存感恩等。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迎更上一層樓可譽。

校長

麥敏潮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

親愛的可譽同學:

 

開學至今,熱熱鬧鬧地我們又過了一個月。看見老師和同學齊心合力,一起準備十五周年開放日和校慶音樂劇,我在想,要不是可譽,大家哪會如此賣力去準備?哪會如此賣力去演出?同學都喜歡待在譽這個,校友都喜歡回到可譽這個家,如此溫馨的場面,真讓我感動。我相信,這一定是我們一直營造的關愛氛圍所產生的結果這就是我們經常掛在口邊的「愛回家,常回家」。同學們,你們除了愛家人、愛老師、愛同學外,我還想你們學懂得關心社會不同的人士。好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我們希望透過課堂學習,透過活動體驗,幫助你們培養正確價值觀,培養良習慣。我相信必定對你們的成長和學習有莫大的裨益

 

還記得102日早上的講座嗎?我分別於小學和中學介紹了一個地方、一個人物荃灣長大,在這個地方生活了四十年了,見證了這個新市鎮的發展。荃灣現在已經發展成熟,步入新舊交替的階段。在荃灣,除各大型商場,橫街巷里我們不難看見各式各樣的平民手工業和生活小店。講座那天,我與大家分享了荃灣已有五十年歷史的屋邨舊街市——荃灣香車街街市你們有印象嗎?考問一下你們我所敘述的主人翁是誰呢?我和她如何在此地建立情誼?相信你們還記得,在2002年,我認識了其中一菜檔的檔主這位婆婆89歲了。她每天都碌地工作,她認為生活是無比的充實熱愛工作喜愛工作的地方。婆婆每天都會欣喜地與街坊談天說地,建立深厚的友誼。婆婆的菜檔全年無休,她為仍能養活自己心存感恩。在香車街街市,很多人都認識這位婆婆,也為她敬業樂業的精神為之感動。婆婆所賣的蔬未必是街市中最好的,不過,不少街坊,包括在內,都總會光顧這位賣菜的婆婆,給予她精神上、行動上的支持。我和爸爸還會關心婆婆的近況,爸爸是婆婆的忠實聽眾,每每經過婆婆的菜檔,都愛聆聽婆婆分享生活趣事。媽媽問我,婆婆的菜不是最好,價錢也不便宜,為甚麼要光顧她?我認為,光顧婆婆的菜檔,是另一種形式的關懷。

 

同學們,我愛荃灣這個地方,除了愛我的家人,我學會關心在荃灣這個可愛的地方生活的人,菜檔婆婆就是其中一位了。我在第一封「可譽家書」提到「普濟」的精神,其實我和你們都可以做到的。我和爸爸關心菜檔婆婆,打從心中欣賞她、尊敬她,並以實際行動守護她,就是走出了「普濟」的第一步,即是盡一己之力以扶無依以鼓勵關懷導人於平安寧靜。經歷了學校的開放日,我認為你們學會了把愛推廣至學校,其實你們絕對有能力把愛推廣至更遠的地方!作為校長,期望各位「可譽人」做好「修身」,然後做到「推恩」,努力成為一個潔身自愛、惑,廣施仁愛,恩惠於他人的人,發揮「普濟」的精神。這是我們「可譽人」所要培養的其中一個價值。讓我們一起努力,堅守正確價值觀,學會關心身邊的人!

 

 

校長

麥敏潮

二零一八年十月

親愛的可譽同學:

各位同學,新學期開始了,升讀新的班別,學習新的知識,相信同學對於校園生活一定充滿憧憬。大家要努力啊!這個學年是生物科技流動實驗室十周年,以及可譽遷校十五周年的大日子,學校會舉辦大型紀慶活動,場面相當熱鬧。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二零零三年八月,「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正式誕生,轉眼間已十五年。十五年間的校園趣事,與同學一起奮鬥的生活片段,我還歷歷在目。我很榮幸能夠見證著可譽的成長。

可譽校園一向十分熱鬧,你們也有同感嗎?走過校園,我們看見小學生愉快地玩耍,看見中學生在球場揮灑青春的汗水。我們以「一條龍」模式辦學十五載,不少同學從小一入學,到中學畢業,在可譽生活了十二年。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你們會有不同的需要,老師為你們度身訂造適合你們,連貫十二年的課程。探索知識是一個奇妙的過程,老師希望你們找到追求知識的意義,於是我們帶來了「自主學習」。同學們,你們才是學習的主人,我們希望「自主學習」培養你們主動學習的態度,提升你們表達自己的自信,在中學階段充分裝備好自己,為未來發展作好準備。

新學年開始,作為校長的我,希望帶領大家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得到均衡發展,成為重視操守、熱愛學習、追求健康、願意承擔、懂得感恩的人。可譽校風嚴而有愛,師生之間互相尊重,在可譽生活的日子,相信大家能感受到濃厚的關愛文化。同學問我,怎樣的教育才算得上成功?我認為首要任務是培養同學成為品格高尚的人。為更了解同學的學習需要,為更全面培養同學,我們會與各位家長保持緊密合作,讓同學在品行、學業、興趣各方面得到平衡發展。如果世界是一個花園,父母和老師的教導便是陽光;至於可譽的同學,你們就是幼苗。我們撒下愛與希望的種子,用耐心去施肥,小幼苗定必茁壯成長。我不會忘記在過往日子與李雪英校長、全體老師一起努力,推動全人發展的時光。今後可譽的老師會繼續與同學並肩而行,幫助同學找到人生的方向。

可譽以學生為本,我們十分重視同學的感受,重視同學的價值。在未來,我們會致力營造「愛ž可譽」的校園文化。透過不同的活動,期望同學能夠成為潔身自愛、抗拒誘惑、樂於助人的人,發揮「普濟」的精神。透過不同的活動,期望同學能夠以身作則,以言以行,導人向善,發揮「勸善」的精神。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成為有用的人,先從修養品德開始,最後推展至關懷社區、香港、祖國,甚至世界。我非常有信心,可譽的同學能以正向的態度,從自主學習走向終身學習,以愛感染他人,並以至善的心貢獻社會,成為真正的可譽人。

 

 

校長

麥敏潮

二零一八年九月

Goto Top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
新界大嶼山東涌健東路4-6號  |  電話 :(852) 2109 1001  | 傳真: (852) 2109 2002  | 電郵: mail@hoyu.edu.hk

 

 

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