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譽家書

 
 麥校長暢談生活   梁校長生活雜誌  曲終情在
20189 關懷使你的世界變大   20208  風雨蘭 李校長的文章

 

201810  良好習慣   從小做起  20209 牙齒不見了
201912  「龍」情仍在  20219

張家朗勝利背後的啟示

20203 苦樂同行  20228

完滿的結束 是

嶄新的開始 

 
20209 敏潮校長的悅讀心得    
202010 從萬里長城說開去    
2021年1月 求真求新的學習心態    
2021年7月 有心力的好老師    
 

2022年8月  「跨『難』闖世界」計劃

 
4相片來源:HK01
 

親愛的可譽同學

    不同的文章及報道提及,全球正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不同新興的科技與技術將大放異彩。疫情期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大大改變,同學需要適應新的學習模式。當然這個新時代最有影響力的必然是工業運作形態和生產的方式,而當中的轉型亦越來越明顯。

    我曾與學生一同出席STEM科技展覽,當時學生表示不明白講者對新時代的看法,特別是甚麼模式、甚麼形態。其後我嘗試解釋,講者的意思是未來經濟的運作模式,長期僱用的工作方式將大大減少,取而代之是以自由工作模式。如講者李院長所言,每次工作的機會都是通過投標獲得,以項目模式進行。故此,每個項目都會按其要求招聚相關人才,在限定期間內,根據項目的要求完成相關工作,這正是多元合作的一種工作方式。學生回應:「因不同特質或技能被選入項目的成員,互相並不認識。」確實無須認識,大家只需要對項目的要求作出貢獻便可。基於各項目均與不同的人合作,這正是未來實際的工作模式,即「合作解難模式」。

    為了讓可譽學生裝備自己,迎接未來的種種挑戰,可譽的教學模式將由科本自主學習方式,進一步推展至跨主題及課程的適性學習。課程主題多樣,例如溫室氣體排放引發的氣候變化、新冠疫情對世界各國的醫療系統及經濟的衝擊、人口急劇老化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全球正面臨的能源短缺危機等。

    我們籌備及規劃了一年多的時間,可譽將於2022-2023學年正式於中一至中五級推展「跨『難』闖世界」 計劃,期望孩子能把不同學科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在傳統文化與科創研究的路上破舊立新,針對重大環球議題,尋找、研究及選擇適切可行的解決方案。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教育2030 的發展框架(如圖所示的Learning Compass 2030)提倡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這種方式完全配合可譽推展已久的自主學習模式,強調從「知識」、「技能」及「態度和價值觀」培育學生具備21世界的核心素養,使學生成為具競爭力的世界公民,從而建設更加包容、守規、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和社會。

     知識:學科知識、跨學科知識、實作/實踐知識。

     技能:認知和元認知技能、社會性和情緒性技能、身體素質和實踐技能。

     態度和價值觀:強調尊重、堅毅、承擔、正直守法和同理心。

1

    我們預期孩子於可譽成長的五年間,將按年經歷五個全球議題主線,分別為(S1)可持續城巿和社區、(S2)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S3)零飢餓、(S4)氣候行動及(S5)負責任消費和生產,從各學科中涉獵與學習主題相關的知識點。孩子於四月起可運用所學,並透過校外參觀、宿營活動、境外交流等方式進行探索,經歷「預計、實踐、反思」的學習循環,建構合作解難思維及方法,具備「可譽人」的特質。

疫情終將過去,孩子能在學習指南針上重新開展旅程,與我們一起經歷跨學科議題下的學習循環。

我願與你們一起努力,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敏潮校長

20228

 
 
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